不是放棄,而是靠近──從《忘了我記得》看見「孝順」與親情的另一種模樣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忘了我記得》是一部看似平靜,卻令人深感震撼的劇作。它沒有煽情的配樂,也沒有戲劇化的轉折,而是透過日常中最真實的細節,細膩描繪一段女兒與失智父親之間無聲卻厚重如山的情感。 劇中主角程樂樂(謝盈萱飾),是一名脫口秀演員、在便利商店打工的兼職員工,同時也是一位女兒、一位照顧者。她...

請一定要相信:不是你太情緒化,而是你不被允許感受

文/胡瑋婷諮商心理師  「我很容易生氣,是不是脾氣太差了……」「我無法像其他人一樣感到開心,總覺得無聊、提不起勁……」「我一直為別人不經意的話感到受傷,是不是太脆弱了……」 這些話,是否讓你感到似曾相識?不知,你最常出現的情緒,是生氣、無聊,還是難過呢?面對相同的事件,為什麼每個人的反應會如此不同呢...

同志驕傲月專題系列三:不是遮掩,而是坦然:我的孩子是同志,這是我們一起面對世界的方式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諮商多年來,我很喜歡也很開心能服務同志父母。因為我知道,同志父母也需要被支持與理解。這是一段心理歷程並非僅僅接受孩子的自我表達那麼簡單而已。在我的經驗裡,當父母經歷內在掙扎,最終選擇接納自己的同志孩子,那是一場愛的勝利。但這段旅程往往仍未終結。當孩子向父母出櫃的那一刻,父母彷...

六月驕傲月 系列專題二:在裂縫中重塑,在愛裡看見曙光:同志親子共行的理解之路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對探索自我、坦承真實的時刻。對同志孩子而言,這不只是自我覺醒的過程,更是一次次與世界、與家人碰撞後的成長。而當他們鼓起勇氣向父母坦白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時,父母也同步展開了一段嶄新且深刻的情感歷程。 理解歷程中的心理階段:「悲傷五階段」模型 這段歷程經常...

六月驕傲月 系列專題一:勇敢做自己,展開屬於你的彩虹人生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對許多人來說,成為同志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人因為與眾不同而感到孤立與恐懼;有些人在黑暗中獨自掙扎,害怕最親密的人無法接受真正的自己。然而,當我們終於鼓起勇氣邁出那一步時,往往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比想像中更溫暖、更包容。同志驕傲月的意義,不僅是歡慶,更是提醒每一...

婚姻危機怎麼辦?該離婚還是撐下去?心理師給你的誠實建議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每段婚姻都有一個美好的起點,那些曾經許下的承諾與對未來的憧憬,曾是彼此攜手前行的動力。但當關係逐漸陷入泥淖,無法溝通的失落感與日積月累的失望,讓人不禁懷疑:我該離婚,還是繼續撐下去? 離婚還是堅持?沒有標準答案,這兩個選項並無絕對的對錯。每段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論你身處...

做回真正的自己:找回內在自由的關鍵心法,人生才能真正自由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當人願意做回自己,人生才能真正自由。這些年來的諮商經驗中,若要說最終的目的為何?對我而言,就是協助每個人能夠在生活中,做回真正的自己。為什麼說「做回自己」而不是「做自己」?因為我們原本就是能夠做自己的,只是,隨著成長歷程的推進,外在環境不斷地影響我們的選擇與行為。雖然有些人依...

尊重選擇,是心理支持的最高形式——學會真正陪伴的重要關係練習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這麼多年,經常遇到身邊的人或個案問我,「如果有人身陷生活難題,我可以怎麼幫助他?」、或是「我急著想幫他脫困,卻適得其反,甚至讓情況更糟...」,個案可能感到無助,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對方因此發火,實在為難又委屈。   學會傾聽與理解:真正的陪伴,不是急著解決問題...

把手伸出去:接納,點亮人際關係的暖光的力量——三步驟教你改善親密關係與情緒溝通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每段關係裡,都會下雨。接納就像在暴雨中遞出一把傘——先讓對方不再淋雨,再一起找出口。從溫暖的舉動談到情緒降溫、頭腦清晰與信任增長,這篇文章想帶你學會一件柔軟卻有力的事:如何用三個簡單的步驟,把關係從對立,轉向理解與連結,把緊繃變柔軟。你會發現,當我們願意伸出手,不只是關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