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關係重建的可能性,感情復合的多重心情:是愛,還是習慣?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我常遇到個案帶著「我想復合」、「我該復合嗎?」的疑問來到諮商室。當事人對於復合的念頭,往往伴隨著不捨、期待、糾結與恐懼,深怕自己重蹈覆轍、再受傷,卻也害怕錯失重回幸福的機會。在談話的過程中,我會先帶領他們看到「感情復合」所包含的所有可能與挑戰,理解:「復合不只是回...

「企業二代」的逆襲:在傳承與創新間找到自己的路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經常遇見一種獨特身分的人來諮商,他們擁有富裕的經濟背景,眼神中卻交織著自信與迷惘,他們是人們口中所說的「企業第二代」。 企業二代通常具有優渥的生活條件,比起一般受薪階級,看似無憂無慮,卻在接手家族事業的過程中承受巨大壓力:既想延續父執輩奠定的良好基業,也想為...

你還在逃避面對過去的痛苦嗎?勇敢正視內心,才能將傷痛轉化為蛻變的力量

文/胡瑋婷諮商心理師  「我一點也不想說過去的事情,這只會越說越難過而已。」「再說一遍,又不能改變什麼,那何必說呢?」「如果能夠忘記就好了,那些事情永遠都不要想起來……」 不知道,在你的人生當中,是否有著你不願回想的過去呢? 在我的人生當中,曾有一段記憶是我最不願回想的,那就是小學五年級時,我罹患了...

為什麼你的好意,卻讓對方感受不到?不再各說各愛——【從衝突到共鳴】認清愛的「真需求」,精準給出愛的力量!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最近熱播的台劇《童話故事下集》中,男女主角因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的不同,經常在溝通上產生誤解與衝突。儘管彼此珍惜,卻總因「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產生落差:一方覺得自己付出很多,另一方卻感受不到;或是想表達關心,卻因方式不恰當反而讓對方更受傷。這種「不對頻」的情況,正是親密關係中最...

當婚姻進入下半場,還有機會重新找回愛嗎?中年婚姻危機的破解之道

文/胡瑋婷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曾經聽過這些話?或者,這些話是否曾經從你口中說? 「一直以來,你都不懂我的感受……」 「你要我理解你,那誰來理解我?」 「我很忙,沒時間聽你抱怨!」 在親密關係中,有些人認為伴侶應該要提供情緒支持,當自己傷心或低落時,對方要能同理,並給予關懷與陪伴,我暫時稱為「情緒支持...

過年回來後,才發現家對我們的影響這麼深——理解情緒,學會與家人更自在相處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今年年終獎多少?」「什麼時候結婚啊?」「你堂弟剛買房了,你呢?」大年初二的飯桌上,家人圍坐一圈,熟悉的家常菜擺滿桌,但話題卻讓人有些坐立難安。爸媽熱情地夾菜,長輩的關心從工作、收入聊到婚姻,還不忘提起鄰居家孩子的最新成就。你一邊微笑應對,一邊偷偷拿起手機滑了兩下,試圖喘口氣...

得到了卻不開心?揭開三個讓你不快樂的真相

文/胡瑋婷諮商心理師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以前做這些事情時,明明會感到很快樂,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已經沒有那種快樂的感覺了。」 「好想回到小時候的自己,那時候無論去哪裡、做什麼,都覺得好新鮮、好快樂,但長大後卻再也沒有這種感覺了……」 「我以為和他交往,能一直感到幸福快樂,但當我們真的在一起之...

「如果我失去最親的家人,我會多難過?」

文/劉欣宜諮商心理師  「如果我失去最親的家人,我會多難過?」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感到悲傷,這是很自然的事。 當我們看到公眾人物的離世,尤其是那些曾陪伴過我們成長、帶來過影響的人,那份失落感會帶來一種共同的哀悼情緒。這不只是因為我們認識這個人,而是因為他的離去讓我們觸碰到內心更深層的情感——關於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