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姿蓉 Jenny
臨床心理師
經歷
情商EQ諮商所 兼任臨床心理師
逢甲大學諮商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
南投特殊教育學校 團體合作心理師
雲林縣政府兒少保個案諮商合作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
專業資格
臺灣臨床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心理字第001092號)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行為科學碩士班臨床心理組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諮商專長
專長─
- 能力建構取向:
梳理和盤點人生階段經驗中,已建構出的能力/探索卡關、尚等待學習和拓展的能力 - 個別諮商:
自我探索、了解、接納和拓展可能性(建構自我價值、性別認同、合理的看待自己)
情緒和壓力的調節(感知憂鬱、焦慮、失落等情緒狀態、分化情緒界限和自我安頓)
在各種人際場域(原生家庭、伴侶、友伴、職場…)中互動、表達、涵容不確定與差異、衝突的溝通與協商 - 性諮商:【性是理解人經歷和發展的脈絡,讓性回歸到發展的一部分】
透過性減敏(減少表現焦慮,社會文化價值觀澄清與拓展)建立談性的能力
探索在人生階段中如何理解自己的情欲 / 分化性價值觀的界線和安頓自己
建構喜愛自己的性和為自己的性負責的能力
在人際中傾聽別人的性 / 表達自己的性 / 涵容不確定和衝突協商
探索多元性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不同樣貌的關係選擇
專業興趣─
- 難孕相關議題:
自己與伴侶的心態調適 / 進入療程的選擇和準備 / 療程藥物反應及身心狀態安頓 / 與自己的性 / 與伴侶和雙方家庭的關係與界限 - 伴侶諮商:
探索伴侶關係發展階段與脈絡 / 關係受傷後的影響與調適 / 安全感與信任感的獲得與建立 / 彼此溝通和情緒調節的方法 / 不同關係狀態的選擇與可能性
諮商理念
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 (Dorothy Baldwin Satten)
我們常會期望自己以完美的面貌生活在世界上,讓我們時時掩飾內心的感受,帶來許多內在的矛盾與掙扎,這都是真實且平凡地在日常生活中上演。
當能夠帶著好奇探索自己的經驗和感受,在堅定的支撐下一同細細品味當中的酸甜苦辣,或許可以為生命的疑惑找到一些不同的想法,也能夠在真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改變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