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阿德勒說: 人的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人是群居的動物,從嬰兒時期就有依附關係的存在,開始有了與人互動的行為產生,也就是有親密的需求,當依附關係沒有被滿足,就容易造成不安全依附,進而影響著我們成長的歷程。根據大量研究顯示影響最鉅的就是我們的人格與認知。在三歲左右開始有了自我,也是最早的叛逆時期。這時候的我們,會很堅持的決定自己想要穿什麼衣服、搭什麼褲子、帶什麼東西出門….等,把爸媽搞的氣的不要不要的,但同時也很依賴爸媽的協助跟愛,而後者的關注與愛,卻是影響人生最大的關鍵。而從青春期到成人期,就更有自己的想法,想要有自己的空間與隱私,同時人與人之間的認同與肯定也占了很大的份量,影響著我們怎麼看自己,如何從過程中知道我是誰。

有沒有發現,人際關係的需求是要在自主與親密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當哪一方過多或是過少都會失衡導致煩惱產生。
以親密關係為例子,最常發生的是,為了維護親密關係而將自我的自主權雙手奉上給對方。最常聽到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做老婆的就是要相夫教子』,『老婆永遠是對的』,『你的錢就是我的錢,我的錢還是我的錢』,太多太多的案例都在我們身邊發生。但是其實說穿了,就是為了親密關係,不要『自我』存在的意思。為了那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產生了很多所謂的『犧牲』,當「犠牲」這兩個字在腦中出現的時候,所有的不甘願湧上心頭,然後有了怨世的情緒:為什麼總是我要聽你的? 你怎麼可以這麼不講理? 我怎麼可以這麼卑微? 你怎麼可以這麼霸道? 而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自己允許』發生的嗎? 只因為為對方做所有的事、聽所有的話,才是親密也才能維持好關係! 因此有了『自認為』好的親密關係卻沒有了自我!

反之,當自主性過高的時候,也常會碰到有人說:你這麼獨立都不需要我,那我存在的價值在哪裡? 你都自己一個人做你喜歡的事情,你都不在乎我! 你只挑你喜歡的電影,那我呢? 你只顧著應酬,那家呢? 你都只講你想講的,那別人(其實就是自己)的意見呢? 我出去外面工作應酬,都是為了我們的未來,你還要我怎樣? 結果就會產生: 我果然不適合跟人相處,只適合自己一個人。我果然不適合與人合作,我只適合自己一個人拚。我果然不適合家庭,我適合單身。我果然只要一個人才會是開心的…等。然而,事實上真正一個人之後,在夜深人靜的夜晚、過年過節的日子裡或是生活中遇到挫折打擊的時候,心裡面常常冒出的卻是孤單的感受: 如果現在有人陪那有多好?

這就是我們人很愛玩的心理遊戲, 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中,人際關係一直是我們生命重大的任務與功課,我們總是會在親密需求與自我意識之間擺盪,想要與人靠近卻也想要同時保有自我的界線。如果我們能夠看懂自己在這兩邊的選擇是什麼? 那就有機會調整到適合關係需求的比重,注意喔! 我說的是『關係需求』,因為關係是包含我、我們跟他們,該要如何拿捏是取決於『關係』本身,而不在單一方本身。


#知心心理諮商所 #所長
#關係要好 #願意說 #願意聽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教練式諮商 #心靈教練
#職涯諮商 #婚姻諮商 #企業諮商 #同志諮商
#自我探索 #心理諮商 #親子諮商 #伴侶諮商
#台中市心理諮商
預約電話:0966-216-656
Line預約:@real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