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了要遺忘,為什麼記憶卻比愛情更頑固?-失戀記憶與大腦科學

都說時間會治癒一切,但它好像忘了對我發揮作用。

距離我們最後一次聯絡,已經又過了好多天。明明已經分手了,我卻還是會因為一首歌、一句不經意的關心,或是路過那家我們說了好久卻從來沒去過的咖啡廳,讓我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內心再次洶湧。早該死去的回憶,卻變得比任何時候都要清晰。這不是你故意沉溺於悲傷,而是大腦本來就這樣設計。

為什麼失戀的記憶特別深刻?

所以為什麼分手後,回憶會特別鮮明?

大腦把分手當作威脅,讓你不自覺地關注與前任有關的事物

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失戀不僅僅只是情緒上的低潮,還會導致負責威脅調節與安全信號區域的大腦活動增加。也就是說,你的大腦把分手當作一種生存威脅來處理。

失戀類似依附破裂,讓你感受到「被拋棄」的生存焦慮

從依附理論來看,親密關係中的伴侶不只是戀人,更是我們的大腦認定的安全依附對象。當這段關係突然結束,「失去安全依附的對象」的經歷會被大腦詮釋為需要擔心的生存焦慮。所以分手後,有些人會覺得像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焦慮、憤怒、悲傷交錯,甚至影響身體狀態,讓我們失眠、食慾改變。

大腦難以「存檔」這段記憶,使它持續處於「重要」的狀態,導致反覆回想與情緒波動

「你離開了之後,我像失去了一部分的自己」這不是想像而已。失戀會讓我們不可避免的反覆咀嚼過去的點滴、迴避所有讓你想起他的事物。就像是不斷跳出的提醒訊息,大腦沒有辦法自動的將這些回憶歸類為「過去」,而是持續標記為「需要關注的事件」,讓你不斷被舊情緒牽動,難以真正向前。

你以為自己忘了,但其實你沒有…

你以為過了這麼久,你早就放下了。但一首歌、一張照片或一個地點,就輕易地將自己擊倒,就足以把你拽回過去。

失戀者在看到與前任相關的影像時,海馬迴與杏仁核的活動顯著增加。戀愛時間越長、關係越親密,回憶就越難淡去;若是被動分手或遭受背叛,情緒強度更高。也因此即使分手了一段時間,特定環境與線索仍能瞬間喚醒記憶,讓大腦不自覺搜尋與前任相關的蛛絲馬跡。

當回憶不請自來,我該怎麼辦?

  • 標記情緒:當悲傷襲來,試著對自己說:『我會這麼難過,是因為這段關係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讓你的大腦不再死守這些回憶,開始學會理解它。
  • 改變刺激:如果這首歌讓你很難過,你可以用新歌取代舊有的情緒記憶,也可能是音癡朋友在KTV跑調+搶拍的全新詮釋,選擇新的地點、和新的人一起創造不一樣的回憶。
  • 書寫自我對話:試試寫一封信,給過去的自己,或者那個你放不下的人。不需要寄出去,也不需要讓任何人看到,這只是一個方式,讓這些話不再只是在腦海裡旋轉。當你看到這些話躺在紙上,你會發現,這些記憶開始變得不再那麼刺痛。

這些方法不是教你怎麼遺忘,而是讓你有能力在這些記憶出現時,幫助自己安定、穩定自己,減少它們對你的影響。

記住,然後重塑

這些帶著愛情創傷的記憶,都是你曾經深愛過的印記。

與其努力「忘記」,我們可以賦予它新的意義,那些殺不死你的,都將使你更強大。

最後,問問自己

如果你可以回到那個失戀的當下,坐在過去的自己身旁,你會對他說什麼?你又會怎麼好好照顧那個受傷的自己?

 

同場加映|原子邦妮 –《這樣我就能忘記你了🎧

參考資料|如果你也想知道「失戀記憶為何特別鮮明」的更多研究,可以看看這些資料:

Creamer, C. J., & Hand, C. J. (2021). Intimate Partner Stalking/Pursuit: A Pathophysiology of attachment style.

Van Der Watt, A., et al. (2024). Hippocampus, amygdala, and insula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stimuli.

Verhallen, A. M., et al. (2021). Working memory alterations after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breakup.

 

#失戀療癒 #分手後的心理學 #失戀自救 #情感修復 #放下與重塑

#大腦科學 #依附理論 #創傷記憶 #壓力調適 #自我覺察

#失戀心理學 #分手自救 #情感療癒

 

#知心心理諮商所

#鄒孟珈實習諮商心理師

 

#心理諮商 #心理探索

#台中市心理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