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辦人兼所長 顏瑜慧 Frenny
諮商心理師 / 資深企業教練
經歷
台灣多元文化諮商協會常務理事
世才管理顧問公司特約企業教練及講師
伯樂管理顧問公司 職涯發展規劃顧問
台北榮總精神科暨臨床心理師研究助理
Full-time internship of Prevention Now
Boston Community Counseling Center
專業資格
諮商心理專業督導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2770號)
國際教練聯盟(ICF) 專業認證教練 (PCC)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ston 教育暨心理諮商碩士
諮商專長
- 同志/同志伴侶諮商、婚姻伴侶諮商、原生家庭議題、家族治療、親子諮商
- 人際關係、情感議題處理(溝通障礙、分離、結婚、陷入迷惘、失去激情…)
- 生命意義探索(自我實現、目標設定、人生使命探尋…)、深度自我探索與個人成長
- 職場議題與關係處理、企業主管領導力與溝通力鍛鍊、團隊帶領與整合、組織團隊合作溝通協調、激發團隊動力達成團隊目標
- 人際溝通訓練、生涯規劃與發展、一般心理諮詢
- 專業背景:
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短期焦點解決
生活/人際教練(Life/Interpersonal Coaching)式諮商企業培訓顧問多年經驗,高階主管教練經驗達3500小時 <持續累積中>
諮商理念
人生沒有巧合,並且也沒有什麼事是「因意外」而發生的。
每件事和每件冒險,都是你的靈魂招來你自己身邊的,以使你能創造並經驗你自己是誰。
(N.D. Walsch1998『與神對話』)
人生經歷的每個事件都有其脈絡可循。
假如人能從事件中看清楚自己的認知、情感及行為模式,就有機會改變應對方式,進而upgrade自己心理韌性、發覺自己的延展性。
每個生命困境,其實最能展現堅持、勇敢、自信與堅毅…等存在(Being),但往往我們習慣focus在其中的痛苦而停滯。
透過心理諮商,一再確認自己是誰,擴張自己的生命,重新註解每個經驗,並賦予它意義,享受身而為人的自由。
心理師能協助個案理解每個事件發生的當下,自己可以選擇用怎樣的態度來應對,練習用新的習慣取代舊有的慣性,進而重新定義自己,生命將會更精彩有趣。
相信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很有價值的,立志推動發展個人人格特質(True Colors)、活出生命意義。
擅長中立傾聽、關懷同理、真誠回饋,採取最有利於個案的治療方式,協助面對生活中各式的議題與狀況,提升個人生活品質,減少生命遺憾。
專業文章
期待是靈魂的貪婪:放下你的「應該」,才能活出真正的自由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期待」,是人類心靈深處難以割捨的本能。我們在生活中,無意識地背負著對朋友、伴侶、家人子女,也有對學校、職涯、公司與社會的種種「應該」與「必須」。這些期待,如同我們擲出的迴力鏢,...
《鬼滅之刃·配角人物》啟示錄:當英雄背負世界時,別忘了是微光托住了重量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動漫《鬼滅之刃》中,我們無疑被主角炭治郎的堅毅、炎柱煉獄杏壽郎的捨身精神,以及其他「柱」們在絕境中奮戰的熱血場面深深感動。這些英雄們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故事,引領著觀眾的情緒,更是...
《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啟示錄:炭治郎的無我境界,從心理師眼中看見的力量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呼吸聲,在黑暗的無限城裡迴盪。當炭治郎的身體逼近極限,他的眼神反而沉靜,呼吸穩定,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態:無我境界。這不只是虛構的情節,而是心理學中確實存在的狀態,一種透過長期...
《鬼滅之刃・彌豆子》啓示錄:真正的戰場不是鬼性,而是你選擇的核心價值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如果今天你必須選擇,你會讓自己的力量,服務於什麼樣的價值?《鬼滅之刃》中的鬼殺隊與鬼之間的對立,不僅是力量的對決,更是價值觀的戰場。而彌豆子的存在,正告訴我們:力量的善惡,取決於...
人生卡關?試試「玩家視角」:用 NPC 系統重設你的人際關係與情緒壓力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我們在職場系列文章中,探討過那些讓人措手不及的時刻嗎?無論是主管的咆哮,還是同事的冷暴力,我們提供了運用錨定呼吸法來平穩情緒、也分享過如何保持冷靜與專注,為自己爭取發言權。...
會議中的冷靜力量:4個在高壓下展現專業的心理技巧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高壓會議中,面對尖銳提問、突來的質疑或情緒化發言,我們的本能反應可能是防禦、辯解,甚至腦袋一片空白。然而,真正的專業並非來自最快的反擊,而是源於穩定的心態。學會如何在壓力下保持...
職場情緒爆發的三大徵兆:如何察覺並化解危機?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一場情緒爆發,往往不是當下的事,而是長時間壓力悄悄堆積的「最後一根稻草」。就像火山噴發前的微小震動,我們的情緒在臨界點前,也會透過身體、思想和行為發出警訊。學會辨識這些徵兆,是職...
【職場冷暴力】沉默不是和平,當辦公室沉默變成無聲的傷害:冷暴力的真相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職場中,有一種壓力比高聲咆哮更難以捉摸,卻能帶來更深的傷害,那就是「冷暴力」它不像高聲怒罵那樣張牙舞爪,卻能在無聲之中,讓人逐漸失去自我價值與安全感。這種不回應訊息、在會議中被...
職場咆哮是壓力的求救訊號?看懂憤怒背後的需求,三步驟重建你的自我價值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會議室裡主管突然提高的音量,辦公室走廊上同事失控的爭執,或是電話中客戶充滿指責的聲音⋯⋯「咆哮」,似乎已成為現代職場中難以忽視的壓力場景。當高分貝的憤怒朝你襲來,你的第一反應是感...
與自己和解:為何「不原諒」也是一種自由?停止道德綁架,擁抱內心的平靜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最近,許多人帶著沉重的「原諒」議題來找我。從新聞上層出不窮的霸凌、性平事件,到日常關係中的背叛與傷害,加害者往往是我們曾經信任、親近的人。這讓許多受傷的心靈陷入掙扎:「為什麼社會...
婚前必修課(下):走出迷霧──婚前諮商,讓愛情更有方向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上篇回顧】 在文章上篇,我們透過小雅和阿傑的故事,探討了現代伴侶在面對婚姻時常遇到的迷惘與困惑。我們深入分析了六大婚前「隱藏關卡」:結婚動機、角色期待、家庭融合與界線、財務共...
婚前必修課(上):愛的終點不是婚姻,是共識:揭開「婚姻迷霧」,走出感情的隱藏關卡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咖啡店裡輕音樂緩緩播放,空氣中瀰漫著草莓蛋糕的酸甜香氣。小雅和阿傑對坐著,手上拿著剛印好的喜帖樣本。設計精緻,字體優雅,完美得幾乎無可挑剔。但小雅的目光卻不時飄向窗外,彷彿心中升...
失眠不只是生理問題:探索內在對話,找回深度好眠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夜深人靜,當全世界都已沉睡,你卻獨自清醒。時鐘的滴答聲在耳邊被無限放大,腦海中的思緒如脫韁野馬,在黑暗中奔騰不休。失眠,常被視為單純的生理問題,或許一顆藥就能解決。然而,若我們願...
一定要痛苦才能成長嗎?重新思考「痛苦等於蛻變」的迷思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許多勵志語錄與成長故事中,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沒有經歷過痛苦,就無法真正成長。」這句話彷彿已成為現代人對人生的一種普遍共識:若你不痛,就不值得改變;若你沒熬過,就代表還不夠成...
是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究竟在為誰而努力?深度自我探索,找回人生主導權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裡,我們幾乎沒有停下來思考的空間,總是不斷向前衝刺,彷彿稍一停下,就會被世界拋在身後。但當你感到疲憊、失去方向,也許正是內心輕聲提醒你,是時候停下來,問自己一...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界線(下篇):學會說不、堅定自我、釋放壓力、找回真實的心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心理界線,本篇會進一步討論生活中常見的四種心理界線:情緒、溝通、時間與關係,以及你可以如何從這四個方向,練習穩住自己、照顧自己。健康的界線不是防禦,而是...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界線(上篇):不是你太脆弱,而是每個人的承受度本來就不同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這陣子常常清晨打開手機,又是一連串令人焦慮的新聞:戰爭、災難、股市動盪、國際局勢緊張等等,這些外在的不穩定,也會悄悄擾動我們內在的安全感,好像心變得比平常更容易疲憊、煩躁、不安。...
從追求完美到擁抱剛剛好:照顧者的心靈覺醒之旅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當「照顧」變成日常,我們常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關照的那個人。這是一段從自我逼迫到學會釋懷的轉變之旅,也是一場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彼此理解與成全的生命練習。在照顧爸爸的後期,我有...
悲傷的樣貌與療癒之路:悲傷沒有SOP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種思念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悲傷的開端:那天電話響起 有人流淚,有人沉默,也有人靜靜想念——悲傷從不只有一種樣子。悲傷沒有 SOP,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過、走過、記得。 自從撰寫上一篇文章後,這段時間,...
不是放棄,而是靠近──從《忘了我記得》看見「孝順」與親情的另一種模樣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忘了我記得》是一部看似平靜,卻令人深感震撼的劇作。它沒有煽情的配樂,也沒有戲劇化的轉折,而是透過日常中最真實的細節,細膩描繪一段女兒與失智父親之間無聲卻厚重如山的情感。 劇中...
同志驕傲月專題系列三:不是遮掩,而是坦然:我的孩子是同志,這是我們一起面對世界的方式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諮商多年來,我很喜歡也很開心能服務同志父母。因為我知道,同志父母也需要被支持與理解。這是一段心理歷程並非僅僅接受孩子的自我表達那麼簡單而已。在我的經驗裡,當父母經歷內在掙扎,最...
六月驕傲月 系列專題二:在裂縫中重塑,在愛裡看見曙光:同志親子共行的理解之路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對探索自我、坦承真實的時刻。對同志孩子而言,這不只是自我覺醒的過程,更是一次次與世界、與家人碰撞後的成長。而當他們鼓起勇氣向父母坦白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時...
六月驕傲月 系列專題一:勇敢做自己,展開屬於你的彩虹人生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對許多人來說,成為同志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人因為與眾不同而感到孤立與恐懼;有些人在黑暗中獨自掙扎,害怕最親密的人無法接受真正的自己。然而,當我們終於鼓起勇氣邁...
婚姻危機怎麼辦?該離婚還是撐下去?心理師給你的誠實建議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每段婚姻都有一個美好的起點,那些曾經許下的承諾與對未來的憧憬,曾是彼此攜手前行的動力。但當關係逐漸陷入泥淖,無法溝通的失落感與日積月累的失望,讓人不禁懷疑:我該離婚,還是繼續撐...
做回真正的自己:找回內在自由的關鍵心法,人生才能真正自由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當人願意做回自己,人生才能真正自由。這些年來的諮商經驗中,若要說最終的目的為何?對我而言,就是協助每個人能夠在生活中,做回真正的自己。為什麼說「做回自己」而不是「做自己」?因為...
尊重選擇,是心理支持的最高形式——學會真正陪伴的重要關係練習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這麼多年,經常遇到身邊的人或個案問我,「如果有人身陷生活難題,我可以怎麼幫助他?」、或是「我急著想幫他脫困,卻適得其反,甚至讓情況更糟...」,個案可能感到無助...
把手伸出去:接納,點亮人際關係的暖光的力量——三步驟教你改善親密關係與情緒溝通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每段關係裡,都會下雨。接納就像在暴雨中遞出一把傘——先讓對方不再淋雨,再一起找出口。從溫暖的舉動談到情緒降溫、頭腦清晰與信任增長,這篇文章想帶你學會一件柔軟卻有力的事:如何用...
社會動盪下的生活壓力: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資訊紛雜,世界騷動,生活彷彿蒙上一層難以捉摸的不安?近年來,從疫情肆虐、地緣衝突頻仍到全球經濟動盪,世界變得愈來愈難預測。而房價飆升、通膨壓力、職場等競...
其實,你不是害怕改變,而是害怕開始相信自己可以不一樣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恐懼,不一定是阻礙,有時它是你成為自己的轉捩點。你以為自己害怕的是改變,其實你真正害怕的,是開始相信你有能力,活得不一樣。 你曾經有這種感覺嗎?當你決定要做一件「對自己好的事」...
嫁不進門的愛情:當傳統遇上自我,誰該讓步?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帶給我們的啟發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韓劇《苦盡甘來遇見你》講述了一段從籌備婚禮到取消婚約的情感歷程。女主角原以為,深愛與理解足以跨越一切難關,卻在男方父母的傳統觀念面前步步受挫。這不僅是一場愛情的考驗,更是一段...
繭裡的光——寫給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女同志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做自己,為什麼那麼難?」 許多走進諮商室的女同志朋友,從成長到成年,都曾帶著這樣的疑問坐在我面前。她們並非不夠勇敢,也不是沒有努力,而是這個世界有太多框架與聲音,把她們推向一...
解決問題,還是理解情緒?男性諮商的關鍵突破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作為一名心理師,我們經常遇見許多男性在考慮是否接受諮商時,內心有不少顧慮與疑惑。有些男性會覺得:「身為男人,應該自己處理問題。」或是擔心:「尋求協助代表自己不夠強大。」相較之...
走進關係重建的可能性,感情復合的多重心情:是愛,還是習慣?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我常遇到個案帶著「我想復合」、「我該復合嗎?」的疑問來到諮商室。當事人對於復合的念頭,往往伴隨著不捨、期待、糾結與恐懼,深怕自己重蹈覆轍、再受傷,卻也害怕錯失重回幸...
「企業二代」的逆襲:在傳承與創新間找到自己的路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經常遇見一種獨特身分的人來諮商,他們擁有富裕的經濟背景,眼神中卻交織著自信與迷惘,他們是人們口中所說的「企業第二代」。 企業二代通常具有優渥的生活條件,比起一...
為什麼你的好意,卻讓對方感受不到?不再各說各愛——【從衝突到共鳴】認清愛的「真需求」,精準給出愛的力量!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最近熱播的台劇《童話故事下集》中,男女主角因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的不同,經常在溝通上產生誤解與衝突。儘管彼此珍惜,卻總因「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產生落差:一方覺得自己付出很多,另一...
過年回來後,才發現家對我們的影響這麼深——理解情緒,學會與家人更自在相處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今年年終獎多少?」「什麼時候結婚啊?」「你堂弟剛買房了,你呢?」大年初二的飯桌上,家人圍坐一圈,熟悉的家常菜擺滿桌,但話題卻讓人有些坐立難安。爸媽熱情地夾菜,長輩的關心從工作...
為什麼心理諮商需要時間?——深入探討諮商過程與長期成效
文/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我經常被問到:「諮商為什麼要那麼久?只做一次不夠嗎?」其實,心理成長就像長期健身,需要累積信任、探索深層議題並穩定練習,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心理諮商與感冒打針或吃特...
諮商,找回為自己人生做主的力量 | 一段發現自己、啟動內在動力的森林旅程—知心心理諮商所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諮商是不斷發現自己的過程,讓人啟動內在動力做出改變與調整,幫助人們找回掌控人生的力量。 前陣子,我讀了《森林裡的資本主義者:在現代社會邊緣,找回簡單完整的人生》一書,原以為是作...
黑白大廚的人生料理:心理學視角下的自我成長之路
文/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image source: 翻攝namuwiki) 最近,風靡一時的《黑白大廚》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這不僅僅是一檔美食節目,更是一場關於人生、選擇和內心世界的深度探索。你是...
建立健康的伴侶關係:理解關係動態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維持一段健康且滿足的關係是一段需要持續努力、溝通和理解的旅程。無論是處於一段新的關係中,還是已經與伴侶相處多年,牢固的夥伴關係的關鍵在於認識並處理影響你們互動的動態。 溝通是...
伴侶關係諮商服務:成為你建立幸福關係的後盾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在多年的伴侶諮商經驗中,當走進諮商室,開始檢視現在伴侶關係的狀態,三大核心議題經常成為諮商過程討論的焦點。這不僅是一場尋找解決方案的旅程,更是一次心靈深度的對話。如果你對如何增進與...
建立伴侶關係的關鍵因素:從信任開始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建立伴侶關係的關鍵因素:從信任開始】文/顏瑜慧心理師不信任的創傷經驗,可能來自於過往的原生家庭或是感情經驗所致,這部分建議找專家協助一起探索與重新整理,較能有效處理深度心理議題,...
該怎麼跟父母出櫃? 出櫃是個選擇,不是必須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該怎麼跟父母出櫃? 出櫃是個選擇,不是必須】 文/顏瑜慧心理師 雖然婚姻平權的法案通過,但其實還有不少同志朋友困擾於不知該如何告訴父母,擔心這樣的身分,家人無法接受,更擔心會掀起...
孩子是同志!我該怎麼辦?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我的孩子是同志怎麼辦?會不會被欺負或看不起?該怎麼告訴孩子我的擔心?」…… 我想這是不少同志父母的心聲,一方面很想支持孩子去愛自己想愛的人,但另一方面也擔心親戚朋友投...
伴侶關係緊張怎麼辦?讓專業諮商心理師告訴你如何緩解疫情下的關係副作用!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居家上班成了保護自己的方式之一,也因為待在家的時間變長,與家人、伴侶的相處時間自然而然也變多了,很容易因為某些平常不會在乎的小事有了口角及衝突,但很多時候你...
教練式諮商-親密關係篇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親密關係相當微妙,關係的歷程會像是坐雲霄飛車,期待中帶了刺激與快感,然後下了車才發現,原來落地是如此平凡,也才看清事實的真相:喔~原來如此。 我們來看看你在哪個歷程裡: 1.相敬...
教練式諮商- 自主與親密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阿德勒說: 人的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人是群居的動物,從嬰兒時期就有依附關係的存在,開始有了與人互動的行為產生,也就是有親密的需求,當依附關係沒有被滿足,就容易造成不安全依附,...
教練式諮商: 允許自己不斷的開放、開放、再開放
諮商心理師 在生活裡,很常時候我們會一直質疑自己,做得到嗎?我可以嗎?行嗎?這樣的選擇對嗎? 其實,很多時候一直阻礙自己的是「別人一直教你的事」。 我們從過往的經驗裡,從小到大的歷程中,不管是在家裡...
【教練式諮商:一樣?不一樣?】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最近腦袋裡,很常出現一個聲音:「我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一樣好?還是不一樣好?」、還是其實「一樣不一樣都好也都不好?」 因此最近有些對人的觀察 在這世上,好像有個規則: 在熙...
教練式諮商:情緒的存在其實只是個訊息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人碰到難受的情緒就像臉上長了青春痘。 許多會一路惦記著它,深怕把它給捅破了,造成發炎感染,接著一發不可收拾而留下可怕的疤痕。 所以我們躲藏、壓抑,甚至假裝看不見不敢觸碰,一路保護遮...
教練式諮商:關係要好,從「願意說、願意聽」開始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最近在諮商的時候,與個案討論許多會在關係中遇到的困境,每每讓我想起,從前的我,在關係中的樣貌。 我,是個不喜歡衝突的人。 所以當遇到與他人有意見上分歧的時候,常常我的選擇是「不說」...
教練式諮商:關於遺憾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如果今天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天,要你回想這一生,然後寫下人生中最大的遺憾,那會是什麼呢?』 「沒有好好陪伴家人」 「沒有完成自己的夢想」 「沒有好好跟在乎的人道歉」 「沒有好好的跟...
教練式諮商:溝通不是操控,而是讓了解發生!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最近因為身邊發生一些事情,發現到越親密的人越難溝通,甚至有時候試圖溝通卻換來了誤解、責罵或傷害。因此我很好奇,之所以會產生如此的結果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而這個好奇促使了我自己...
教練式諮商:臣服是處之泰然的接受事情發展與結果的所有可能性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自己做心理諮商這麼多年了,最近在諮商的過程中,我忽然領悟到一件事,好像很多時候 #人的煩惱大部分來自於對事情的發生不如預期,而許多的情緒就是 #期待落空的產物,因為無法接受這些...
教練式諮商: 腦補是關係殺手也是一種自我傷害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曾經碰過這樣的情境? 當你很努力地在做家事、照顧小孩,或是你很認真、專注地在工作時,一個轉頭,看到旁邊的那個人正在滑手機或是瀏覽網站。 這時,你腦袋開始充血,情緒瞬間爆棚!...
教練式諮商:情感的悲傷失落後還能相信什麼?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我失戀了…心好痛,每天無法克制地想著他,雖然理性上知道他不適合我,但還是好傷心…我什麼時候可以走出來? 還有人願意愛我嗎?我還能相信愛情嗎? 我竟然被朋友背叛了!我是這麼的相信他,...
教練式諮商:心理的傷痕其實大多都是自己刻的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察覺到,我們其實有時候會在別人的一個眼神或一句話裡面,不經意的留了一個很深刻的傷痕,而那個傷痕其實是你自己刻的! 美國科研人員做過一個傷痕實驗,大致上進行方式...
教練式諮商:捨與得 #Give and #Take
顏瑜慧諮商心理師 『捨(Give)的人要感謝願意得(Take)的人, 因為他不得,捨的人怎樣捨都捨不出去。』 哇喔~~這是個文字裡講得再清楚不過的邏輯了,聽起來很簡單,Give and Take 「...
教練式諮商:人生一直都是在尋找:我要什麼!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在人生中,我們經歷著許多 #我要什麼 的階段。 小時候,嚷嚷著 #我要快快長大,幻想著自己可以做著大人可以做的事情, #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學時,想著 #我的志願,夢...
教練式諮商- 自己要的世界自己創造,而不是讓環境決定我的世界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教練式諮商- 自己要的世界自己創造,而不是讓環境決定我的世界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創造世界 要創造世界,首先要先學會 #負責任,這個老生常談從小到大都知道的三個字,問大家,大家一...
教練式諮商: 恐懼帶走我的力量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恐懼是預期潛在傷害的心態」-喬治城大學心理學副教授,Dr. Abigail Marsh 從上述的文字,可以解讀: 恐懼來自於我們生活中 #Predict預測有危險即將到來或深感...
教練式諮商:為什麼我們這麼難說心裡話?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在職場及家庭生活中,有時候讓你最苦惱的不是工作本身或家事的分配,而是人。因為總會在討論一些事情上,父母的意見或上司長官同事的決定,與你在過程中產生極大的分歧意見及衝突,導致你升起...
教練式諮商:重拾內在的力量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愛因斯坦說: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做同樣一件事,而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瘋子! 曾幾何時開始,過生活變成一...
你很重要你知道嗎?每天給自己十分鐘體驗感受生活與人心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在朋友之間,常常聽到「有些話我開始說不出口…」「有些情緒我開始感受不到…」「有些關係開始變得疏離…」「有些愛我開始給不了也收不到…」「我開始感受不到生活是…」「我好累…因為…」「我...
教練式諮商:我是自己的主人我作主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你知道嗎? 打從你出生那天開始,你身邊就會開始出現很多聲音對你講、試圖教會你一些事情: 有些說著對你的期待、 有些說著對你的要求、 有些說著對你的指導、 有些說著對你的批...
教練式諮商:能者多勞其實是個選擇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或感受? 有時候,很羨慕別人可以這麼放得下,甚至大方直接的可以拒絕別人的要求或邀請。在職場上,常常想著如果可以讓自己擺爛一次也好,但卻怎樣也做不到!大多數...
教練式諮商:從鬼滅之刃談生命存在的意義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最近常聽到『鬼滅之刃』這部電影,身為心理師很好奇大家對這部片有許多很特別的評價,也想了解為何這麼受歡迎?大家看完這麼有感覺? (其實某部分是想在諮商中可以有些素材討論,因為諮商有...
教練式諮商:學會一件事情不是取決於難不難,而是取決於它對你有多重要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成為心理師之後,滿常遇到親朋好友問我的問題是:「如果妳的個案不想改變,那要怎麼辦?」這個對於我來說,其實不會是個「問題」,原因是我相信:當人願意「踏進」心理諮商室,這一...
教練式諮商:我不是教你壞 - 善良是個選擇,但不是委曲求全
顏瑜慧 諮商心理師 最近碰上一些事,讓我反思關於「善良」這件事。 台灣人有著大愛精神,在生活裏面若遇到一些挫折、打擊、攻擊,大部分人都會秉持著用「善良」來回應,讓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其實這一點...
教練式諮商:改變,從接受開始
顏瑜慧 所長/諮商心理師 在生活中碰到問題或困境時,第一個跑出來的問題通常都是:『為什麼?』 為什麼事情會這樣發生? 為什麼我/他會變成這樣? 為什麼我離不開這樣的環境? 為什麼沒有辦法改變現狀? ...
教練式諮商:好好說話怎麼那麼難?
顏瑜慧 所長/諮商心理師 『唉…其實我也是想跟他好好講的,怎麼又失控了。』 『為什麼都講不聽,就愛跟我吵!』 『好後悔剛剛為什麼要這樣跟他說話?我好糟糕…』 有時候是否會出現這樣的聲音? 常覺得溝通...
教練式諮商:把話說滿說清楚
顏瑜慧 所長/諮商心理師 念大學有時較晚回家,記得一回到家,才剛打開門,爸爸總是會先把我唸一頓:「這麼晚才回家,你去哪裡了?!」然而,還沒等待我開口回答之際,又是一尖銳地詢問「你知道多晚了嗎?這麼晚...